對於已近退休或已退休的老人家而言,毫無疑問應該獲得更多現金流,因為他們即將或已經沒有收入,經常性的現金流可以維持他們的生活。對於年輕族群或中年族群呢?有人說應該要累積資產,藉由複利的力量快速累積財富,這種說法沒有錯,但只是片面的、理論上可達成的,實際上會遇到一些問題:
一、股價平常會高低起伏,遇到公司經營不善的個股更會讓長期投資虧損,除非投資人本身選股能力強,能選出績優穩定獲利的公司,但一般人不具有這能力。
二、即使選擇大盤型ETF如0050或006208,遇到系統性風險,仍會讓股價大打折扣,例如2022年的股價大跌,假如投資人剛好是2022年退休想要結清股票取得退休金,他就會發現他的退休金比前一年少二至三成。
三、資金投入股息很少的大盤型指數基金,平時無法取得足夠的現金流,一旦需要使用資金,可能會在股價不好的情況下賣出股票以解決問題,反而造成資產減損。另外,平時無足夠現金流也會減少很多好標的的投資機會。
四、即使確實順利快速累積財富,一旦賣出股票獲利,就無法再為投資人累積財富,投資人必須重新再選擇適當的股票及在適當的時間以合理的價格買入,一般人不具有這種選擇的能力或時間。
投資可以增加現金流的股票雖然長期報酬率可能不像大盤型指數般亮麗,但是在股市遇系統性風險時仍能提供穩定的股息,現金流不受到影響,可以再投入到已是便宜價的股票上,或再滾入到0056或00878的高配息ETF,加大本金,增加更多股息。對於一般不具有選股能力或沒時間專研的投資人可能較無壓力。
然而,投資方法並非只有一種,也可以兩種並用以取的最大的報酬,例如初入股市可以先以大盤型ETF累積資產,存到一筆資金後,3/5投入高息型ETF,2/5投入大盤型,並且在大盤型累積獲利達3成左右,將獲利轉入高息型等,一方面鎖住已有的獲利,一方面持續擴大投資高息股資產取得更多現金流。
以上僅是個人投資心得分享,投資人仍應有自己獨立的判斷,並為自己的投資獲利或虧損負完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