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股票應該先累積資產還是增加現金流?

對於已近退休或已退休的老人家而言,毫無疑問應該獲得更多現金流,因為他們即將或已經沒有收入,經常性的現金流可以維持他們的生活。對於年輕族群或中年族群呢?有人說應該要累積資產,藉由複利的力量快速累積財富,這種說法沒有錯,但只是片面的、理論上可達成的,實際上會遇到一些問題:
一、股價平常會高低起伏,遇到公司經營不善的個股更會讓長期投資虧損,除非投資人本身選股能力強,能選出績優穩定獲利的公司,但一般人不具有這能力。
二、即使選擇大盤型ETF如0050或006208,遇到系統性風險,仍會讓股價大打折扣,例如2022年的股價大跌,假如投資人剛好是2022年退休想要結清股票取得退休金,他就會發現他的退休金比前一年少二至三成。
三、資金投入股息很少的大盤型指數基金,平時無法取得足夠的現金流,一旦需要使用資金,可能會在股價不好的情況下賣出股票以解決問題,反而造成資產減損。另外,平時無足夠現金流也會減少很多好標的的投資機會。
四、即使確實順利快速累積財富,一旦賣出股票獲利,就無法再為投資人累積財富,投資人必須重新再選擇適當的股票及在適當的時間以合理的價格買入,一般人不具有這種選擇的能力或時間。

投資可以增加現金流的股票雖然長期報酬率可能不像大盤型指數般亮麗,但是在股市遇系統性風險時仍能提供穩定的股息,現金流不受到影響,可以再投入到已是便宜價的股票上,或再滾入到0056或00878的高配息ETF,加大本金,增加更多股息。對於一般不具有選股能力或沒時間專研的投資人可能較無壓力。

然而,投資方法並非只有一種,也可以兩種並用以取的最大的報酬,例如初入股市可以先以大盤型ETF累積資產,存到一筆資金後,3/5投入高息型ETF,2/5投入大盤型,並且在大盤型累積獲利達3成左右,將獲利轉入高息型等,一方面鎖住已有的獲利,一方面持續擴大投資高息股資產取得更多現金流。

以上僅是個人投資心得分享,投資人仍應有自己獨立的判斷,並為自己的投資獲利或虧損負完全責任。

發表於 投資 | 發表迴響

減肥

減肥很難嗎?是的,即使對於已經減肥成功的人來說,回想起為減肥而奮鬥的心路歷程還是充滿困難和挫折。減肥要能成功,除了靠毅力外,另外相當重要的是對於瘦身的相關科學常識及是否選對減肥的方法。這裡所指的科學常識是進食後營養消化吸收的時間、多少時間未進食後身體會開始利用儲存在身上的營養,及相關營養成分的攝取對於在身體累積的程度等;至於減肥方法則因人而異,只要是有效又不傷身體的即是好方法,一般來說最好是能配合自己平時的作息及周遭環境的情形,例如有人採取168斷食法減肥,假如他是忙碌的上班族,一早上班,到晚上七、八點才能下班,他可以選擇晚餐不吃的方式,等於過午不食,第二天一早起床吃好早餐再上班,反正原本這人的晚餐便非常不定時或很晚才吃,對胃不好,乾脆就不要吃晚餐,既減少胃潰瘍的風險,又能減肥,而且這種不會跟原本生活習慣相差太大的減肥方法,通常比較能維持長久,也較易成功。

減肥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如何克服飢餓感。一般而言,建議採取以下方式:
一、多喝水會有飽足感。
二、運動,運動會暫時舒緩飢餓感。
三、早睡早起。
四、可以吃一點餅乾或糖分較低的水果,例如芭樂等。但在睡前2小時不要吃東西。
五、剛開始不一定每天都減肥,可以一星期三天或四天,待習慣後再增加。

發表於 健康 | 發表迴響

新手理財

對於一位剛入職場,剛領到薪水的年輕人而言,一般在財務管理上,我覺得應該要將領到的薪水切成幾部分:
一、儲蓄:儲存緊急預備金,預防臨時緊急要用錢的情況,例如生病、意外需求等,有這筆緊急預備金,就可以應付突如其來需要用錢的情形,而不至於會影響到生活。
二、投資:現在已無法完全依賴政府的退休金,加上從剛入職場到退休的20-30年期間可能有買房或其他需要較大花費的需求,只靠儲蓄本身及其微薄的利息,其實財富累積的速度遠比不上房價及物價上漲的速度。應該要有年複利至少5%或以上的固定投資,加速累積財富,這樣較有機會達到買房或退休後不虞匱乏的目標。
三、保險:小時候父母幫我們保險,現在有能力自己賺錢就可以自己幫自己保險,建議在30歲前可保一年期的定期意外險、防癌險(包括一次理賠的及醫療給付的)、一般醫療險、失能險、重大傷病險等,因為是一年期且年輕所以這些加起來一年只要2,000到3,000元,負擔不大但保障很大,可以避免一旦發生需要龐大醫藥費的情況。30歲後可加保適當保額的終身險,以避免年老後人家不保的情況。
四、生活花費:包括食衣住行等生活花費,在扣除前述三項支出後用在生活開銷上,若仍有剩餘可再加入前述一、二項中,以加速財富的累積。

發表於 理財 | 發表迴響

投資

只要投資對的標的,加上夠長的時間複利,將能獲得可觀的利潤。問題是如何選擇對的標的,及選擇對的時間進場及出場,還有要如何在夠長的時間保持耐心?

絕大多數的小資族沒有足夠的投資知識,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最好的投資標的便是標榜複製大盤的指數型ETF,加上定期定額小額扣款,逐步累積財富。

發表於 投資 | 發表迴響

try or not try

常聽人家說判斷一個人是否年輕或年老
一個簡單的方法,便是看這個人是否願意再去嘗試新的事物
我則要說,即使年老也應該多去嘗試
因為”活到老,學到老”嘛

有很多達人都是在退休後的60歲以後才發現新的興趣
然後不斷學習及嘗試
練就了一身達人工夫
醫學上也發現即使是老年人
在學習新的事物時,腦神經也會增生及連結
有某項興趣的老年人得到失智症的機率也較低
所以人人應該多去嘗試及學習

我並非鼓勵什麼事情都要去嘗試
那些不好的事就不要去試了
因為已經有很多人試過
沒一個好下場
這種已經預知會有不好後果的事應該完全避免

甚麼事情應該去嘗試呢?
例如年輕人戀愛應該在尚未熱戀時多交幾個異性朋友,例如剛開始工作時不必抱著要在這家公司做到退休的心態,可以多換幾個工作,但不要頻繁到讓將來的老闆認為你無法穩定工作,例如多讀幾本不同種類的書,例如先把英文學好,以擴展自己的視野。

到底多嘗試的目的是甚麼?對自己有甚麼好處?
好處就是你知道了,你認識了,你更能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了,也就是不虛此生了。

發表於 總論 | 發表迴響

嘗試

只要是合法、安全的事物

任何人都應該多去嘗試

發表於 總論 | 發表迴響